
2025年醫(yī)院護理課件:腸梗阻護理查房
31頁腸梗阻護理查房,主講人:,xxx,主要內(nèi)容,一,疾病相關知識,三,護理原則,二,病史,簡介,四,健康教育,目錄,Contents,1,1,疾病相關知識,腸梗阻,指部分,或全部的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流動并順利通過,腸道,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90%,的腸梗阻發(fā)生于小腸,特別是最狹窄的回腸部,而結腸梗阻最常發(fā)生于乙狀結腸腸梗阻病情多變,發(fā)展迅速,??晌<安∪?生命腸梗阻若不能在,24,小時內(nèi)診斷和及時處理,死亡率還將增加;尤其是絞窄性腸梗阻,死亡率相當,高一,疾病相關知識,腸梗阻,病因,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腸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癥、腫瘤、粘連、疝氣、腸扭轉(zhuǎn)、腸套疊、食團堵塞及外部壓力導致的腸腔狹窄,麻痹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鉀等也可引起小腸梗阻,另外嚴重感染可引起腸梗阻80%,的大腸梗阻是由腫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發(fā)生在乙狀結腸,其他還包括憩室炎、潰瘍性結腸炎、以往的外科手術病史等一,疾病相關知識,1,.,按病因分類,(,1,)機械性腸梗阻 臨床上最,常見,(,2,)動力性腸梗阻,(,3,)血運性,腸梗阻,2.,按腸壁血循環(huán)分類,(,1,)單純性,腸梗阻,(,2,),絞窄性腸梗阻,一,疾病相關知識,3,.,按腸梗阻程度分類,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腸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類,可分為高位小腸梗阻、低位小腸梗阻和結腸梗阻5.,按發(fā)病輕重緩急分類,可分為急性腸梗阻和慢性腸梗阻6.,閉襻型腸梗阻,是指一段腸襻兩端均受壓且不通暢者,此種類型的腸梗阻最容易發(fā)生腸壁壞死和穿孔分類,臨床表現(xiàn),一,疾病相關知識,1,癥狀,腸梗阻,病人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受累腸管的部位和范圍、梗阻對血運的影響、梗阻是否完全、造成梗阻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嘔吐、腹脹和停止排便排氣等一,疾病相關知識,2,體征,視,診: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沙霈F(xiàn)腹脹、腸型和蠕動波,腸扭轉(zhuǎn)時腹脹多不對稱,麻痹性腸梗阻則腹脹均勻,觸,診:單純性腸梗阻可有輕度壓痛但無腹膜刺激征,絞窄性腸梗阻時可有固定壓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診,:絞窄性腸梗阻,腹腔有滲液,可有移動性濁音,聽診,:如聞及氣過水聲或金屬音,腸鳴音亢進,為機械性腸梗阻表現(xiàn);麻痹性腸梗阻,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一,疾病相關知識,1,實驗室檢查,單純性腸梗阻的早期,變化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因缺水和血液濃縮而使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壓積升高絞窄性腸梗阻時,可有明顯的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并有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時可有血鈉、鉀、氯及血氣分析值的變化。
2,X,線檢查,一般在腸梗阻發(fā)生,4,6,小時,,X,線立位平片可見脹氣的腸袢,以及多數(shù)階梯狀液平面;空腸脹氣可見“魚肋骨刺”狀的環(huán)形粘膜紋絞窄性腸梗阻,,X,線檢查可見孤立、突出脹大的腸袢,不因時間而改變位臵3,指腸指檢,若見指套染血,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若觸及腫塊,可能,為,5,直腸腫瘤,等病人,有腹痛、腹脹、嘔吐、停止自肛門排氣排便的表現(xiàn),以及相應的全身表現(xiàn)腹部,X,線檢查見擴張的腸氣腸袢、氣液平面其他,輔助檢查支持相關診斷,如指腸指檢觸及腫塊,可能為直腸腫瘤;若見指套染血,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實驗室檢查發(fā)現(xiàn)脫水、酸堿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表現(xiàn)一,疾病相關知識,診斷要點,(一)基礎治療,1,胃腸減壓 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nèi)的氣體和液體,從而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nèi)壓力,減少腸腔內(nèi)的細菌和毒素,改善腸壁血運2,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 輸液的量和種類根據(jù)嘔吐及脫水情況、尿量并結合血液濃度、血清電解質(zhì)值及血氣分析結果決定腸梗阻已存在數(shù)日、高位腸梗阻及嘔吐頻繁者,需補充鉀必要時輸血漿、全血或血漿代用品,以補償已喪失的血漿和血液3,防治感染 使用針對腸道細菌的抗生素防治感染、減少毒素的產(chǎn)生。
一,疾病相關知識,治療原則,(二)解除梗阻,1,非手術治療 適用于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蛔蟲或糞塊堵塞引起的腸梗阻,可通過基礎療法,使腸管得到休息,癥狀緩解,避免刺激腸管運動2,手術治療 適用于絞窄性腸梗阻、腫瘤、先天性腸道畸形引起的腸梗阻,以及經(jīng)手術治療無效的腸梗阻病人原則是在最短時間內(nèi),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復腸腔的通暢方法包括粘連松解術、腸切開取出異物、腸切除吻合術、腸扭轉(zhuǎn)復位術、短路手術和腸造口術等一,疾病相關知識,治療原則,2,2,病史簡介,二,病例簡介,基本情況:,姓名,:,*,性別:,男,科室:,普外科,職業(yè):,學生,民族:,漢,年齡:,18,歲,入院,時間:,2015,年,12,月,11,日,病史陳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主訴:,反復腹脹惡心嘔吐半年二,病例簡介,輔助檢查:,外院檢查:,胃鏡: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不完全梗阻、胃潴留,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胃潴留,入院檢查:,血型:,RH+O,胃鏡:十二指腸球部梗阻,初步診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不完全,梗阻,胃潴留,二,病例簡介,病情發(fā)展,1,2,3,4,5,6,12,月,29,日,入,ICU,手術,出院,胃大部切除,殘胃空腸,R-Y,吻合術,12,月,26,日,轉(zhuǎn)外科,12,月,30,日,轉(zhuǎn)科出,ICU,1,月,11,日,轉(zhuǎn)科出,ICU,1,月,10,日,入,ICU,手術,12,月,14,日,深靜脈置管術,1,2,2015,年,6,月發(fā)病,12,月,11,日,入院,(腸梗阻),12,月,13,日,CT,檢查,12,月,28,日,術前準備,1,月,1,日,傷口疼痛,復雜腸粘連松解術,二,病例簡介,手術情況,患者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殘胃空腸,R-Y,吻合。
術后神志清,帶鼻吸氧管入,ICU,HR 85,次,/,分,BP 156/78mmHg RR 15,次,/,分,SpO2:100%,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明顯羅音腹腔引流管,3,根,引流量:少量淡血性液體動脈血氣:,PH 7.38 PO,2,:158mmHg PCO,2,40mmHg K,+,3.2mmol/L Na,+,138mmol/L HCO,3,-,23.7mmol/L BE-1.4,3,3,護理原則,護理評估,三,護理原則,健康,史 病人的年齡,有無感染,飲食不當、過勞等誘因,既往有無腹部手術及外傷史、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憩室、腫瘤等病史身體,狀況 評估局部和全身各種體征出現(xiàn)的時間及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非手術治療的護理,三,護理原則,飲食,腸梗阻病人應,禁食,胃腸,減壓,胃腸,減壓期間注意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和,量緩解,疼痛,在確定無腸絞窄或腸麻痹后,可應用阿托品類抗膽堿藥物嘔吐,的護理,防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觀察,記錄嘔吐物的顏色、性狀和量,記錄,出入液量,記錄輸入液體,量,同時記錄,胃腸引流,量、嘔吐及排泄的量、,尿量緩解,腹脹 除行胃腸減壓外,熱敷或按摩腹部,針灸雙側足三里,穴,促進,腸蠕動。
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失衡防治,感染和毒血癥 應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細菌感染,減少毒素產(chǎn)生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定時測量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嚴密觀察相應體征術前準備,三,護理原則,1.,禁食禁飲,;,2.,胃腸減壓,;,3.,糾正水、電解質(zhì)與酸堿平衡失調(diào),;,4.,抗生素的應用;,5.,解痙劑的應用;觀察病情;,6.,體位:半臥位,嘔吐時頭偏向一側;,7.,嚴密觀察病情;,8.,常規(guī)術前準備,需腸切除者需做腸道,準備,術后護理,三,護理原則,體位:,血壓平穩(wěn)后半臥位;,飲食:,術后禁食,胃腸減壓;腸功能恢復后停止胃腸減壓,改半量流質(zhì),進食后無不適,三天后改半流,十天后改軟食;,輸液:,記出入量,以保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觀察病情變化:,生命體征,有無腹痛腹脹嘔吐及肛門排氣;,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腸梗阻:,陣發(fā)性疼痛腹脹及嘔吐;,腹腔內(nèi)感染及腸瘺:,術后一周,腹部脹痛持續(xù)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切口紅腫等導管的護理,三,護理原則,靜脈置管的護理,妥善,固定,保持通暢,遵,醫(yī)囑合理控制補液速度與量,局部,刺激性強的藥物由中心靜脈輸入,盡量,避免由中心靜脈輸入血液制品,血管,活性藥物應單獨通道泵入,保持通道上其他液體,速度基本,勻速,避免快速擴容等。
導管的護理,三,護理原則,導尿管的護理,導尿,管尾端應接無菌引流袋,每日更換一,次,更換,導尿管、引流袋時注意無菌操作,插入或撥除導尿管時應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導尿管需,710,日更換一次應,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常用新潔爾滅棉球清洗長期,留置導尿管時,需定期沖洗,膀胱撥,氣囊導尿管時必須將氣囊內(nèi)的液體抽盡,使氣囊塌陷后再撥直腸癌,根治術后病人,留置的導尿管一般予以夾閉,每,34,小時定時開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復三,護理原則,胃管的護理,保持,胃管通暢,經(jīng)常擠壓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可給病人帶來嚴重不適,應向病人解釋,爭取配合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處分泌物,并妥善固定胃管,注意胃液顏色、性質(zhì)、量,詳細記錄必要,的口服藥物須經(jīng)研碎后調(diào)水注入,夾管半水時鼓勵病人深呼吸、咳痰,預防肺部并發(fā)癥根據(jù)病情適時撥管,一般的腹部手術,術后,23,天可撥管導管的護理,護理,診斷,三,護理原則,組織灌注量異常,與腸梗阻致體液喪失,有關,疼痛,與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運行或通過腸道障礙有關,舒適,的改變,腹脹、嘔吐,與腸梗阻致腸腔積液積氣有關體液,不足,與嘔吐、禁食、腸腔積液、胃腸減壓有關,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與腸腔積液,大量丟失胃腸道液體有關,潛在,并發(fā)癥,腸壞死、腹腔感染、休克有關,營養(yǎng)失調(diào),低于機體需要量,與禁食、嘔吐有關。
護理目標,三,護理原則,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減輕,疼痛,緩解,腹脹、嘔吐不適,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預防,或及時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護理評價,三,護理原則,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組織灌注量是否恢復正常疼痛,是否減輕,病人,是否舒適,腹痛、腹脹、嘔吐得到緩解,腸蠕動恢復正常,是否,補充足夠的液體,脫水或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是否得到相應的處理,并發(fā)癥,是否得到預防或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4,4,健康教育,四,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不潔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囑,病人出院后進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涼和飯后劇烈活動;保持大便的通暢老年,便秘者應及時服用緩瀉劑,以保持大便通暢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不適,及時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