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技術保證措施
14頁建筑工程技術保證措施針對本工程結構形式較復雜,各種品種多的牦點,我們除遵循常規(guī)的技術管理措施,如材料的試化驗,技術交底技術復合等外,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8.1 圖紙會審首先在施工準備期間,及時組織專業(yè)隊人員了解設計圖紙的內容,消除差錯,協(xié)商施工配合事項,然后進行圖綜合會紙審,與設計單位、單位共同審核圖紙,就各自審出的問題進行協(xié)商處理,并商討施工協(xié)作配合事宜,然后整理歸檔,作為工程施工及竣工結算的依據(jù),為進入正常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各專業(yè)施工人員要熟悉圖紙及各種技術資料,密切與土建配合,在有暗配埋件的部位,澆注混凝上之前應給安裝留一定的敷設時間,安完認可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安裝應密切注意由上建負責施工與安裝有關的預埋件和預留洞是否正確根據(jù)本工程的特點,改變以往土建交接后安裝的程序,依據(jù)實際需要對土建分片、按層部交安的要求8.2 測量技術控制本工程的測量控制主要考慮平面的控制,垂直控制,高度控制和沉降觀測四方面,分述如下:8.2.1 基礎平面的控制采用直角坐(交叉十字法)圓弧部分采用切線直角坐標法(切線支距法)其中主要控制線為1、2、3、4、5、6、7、8、9 控制線,作為主體高層部分和裙樓的控制線。
控制點的設置:根據(jù)施工平面圖,在建筑物定位后,距基坑緣6m 埋高控制點,控制點的埋位置后,挖500mm×500mm×1000mm 的方坑,基坑夯實后,埋入1.04m 長,底寬為0.4m 頂面寬0.2m 的預制混凝土樁,澆筑C15 的細石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用經緯儀在樁面上確定控制點校核后妥善保護,并且在每次使用前再校核一次. 8.2.2 主體部分的平面控制平面控制采用坐標法,控制點的投射采用激光鉛直儀,在±0.00 頂板封頂時,在板面上根據(jù)基礎控制線,預埋200mm×200mm×10mm 的鋼板,在此鋼板上做好主體控制點,在主體繼續(xù)施工時,層層都在鋼板的同一垂直點上預留200mm×200mm 的方洞,此沿就做為激光鉛直儀的投射孔,對主體部分的平面在同一標高進行平面控制8.2.3 垂直度的控制為防止主體的軸線偏移,或樓層整體的傾斜,控制使其主體垂真,特對樓體的垂直度加以控制主體垂直的控制利用激光鉛直儀投影上去的控制點,放出控制線,再利用控制線放出軸線的具體位置來控制整體平面要求每層獨立放線,然后認真校核,以保證所有軸線幾何尺寸的準確性,從而保證主體垂直度8.2.4 高程的控制主樓±0.00=1.2m 室外地坪標高,現(xiàn)場內作半永久性準點,從市水準網(wǎng)引測出半永久水準點的相對標高,并以此點引測出±0.00 標高,為基礎施工提供高程依據(jù),待基礎封頂時,把±0.00 標高引測到混凝土外墻板上,作明顯標志,±0.00 以各層施工均以此點引測每層的相對標高,從而達到對高程的控制制。
特別注意事項:首先,場地內半永久性水準點引測三個,并且相鄰兩半永久性水準點相距不超過100m, 其次,場地內所有半永久性水準點必須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校核,實測使用精度不低于S3 級的水準儀,視線長度不大于70m8.2.5 沉降、變形觀測針對本工程實際現(xiàn)場及周圍環(huán)境特征,我們主要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沉降觀測A 區(qū)主樓沉降觀測,在澆筑基礎墊層時,就在墊層和短軸方向、混凝土墻外四點,埋設好臨時觀測點,B、C 區(qū)裙樓,在±0.00 施工完埋設臨時觀測點,A 區(qū)主樓施工到±0.00 時,再重新設置臨時觀測點,具體位置,做法見施工方案詳圖沉降觀測記錄在施工時,主體每上一層,觀測一次,裝飾完時觀測一次,竣工后第一年內要觀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穩(wěn)定為止有關技術人員必須對各種測量結果進行跟綜技術復核,確保測量誤差控制在規(guī)范規(guī)定的范圍內8.3 人工清底及基底的保護本工程開挖深度為11m,但機械開挖的深度不能超過10.7m,余留0.3m 深的砂石需人工用鎬、鍬開挖清底,采取這一技術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機械開挖時擾動地基,施工時要掌握機械開挖的深度,人工清底后應立即通知勘察和設計部門,共同驗槽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為了避免基坑長時間暴露,做到邊開挖、邊清槽、邊蓋槽的“四邊”施工。
8.4 基礎底板混凝土的溫控(1)為了摸清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大小,不同深度處溫度場的變化以及施工階段早、中期溫差的發(fā)展規(guī)律,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和溫度變形造成的混凝土裂縫,提高混凝土的抗?jié)B、抗裂和抗侵蝕性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降溫措施,確保工程質量,本工程的測溫采用電子測溫,以減小人工測溫的誤差,在基坑混凝土的不同部位及深度埋設間距不大于5m 的測溫點,在澆筑過程中以及澆筑后進行溫度變化的測定測溫記錄記錄要求:第1d——第5d,每2h 測溫一次;第6d——第10d,每4h 測溫一次;第11d ——第15d,每8h 測溫一次;第16d——第20d,每12h 測溫一次;第21d——第28d,每24h 測溫一次記錄數(shù)據(jù)1) 記錄2h 的大氣溫度和混凝土澆筑溫度2) 記錄測溫孔每中支測溫儀的實測溫度3) 記錄各齡期混凝土中心點實測溫度齡期d 3 6 9 12 15 18 21 24 28 溫度℃如發(fā)現(xiàn)混凝土內高溫差超過25℃時,立即采取更有效的降溫措施4) 通過測溫記錄,對比各齡期理論降值與實測降溫值2)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防止措施: 1)合理選擇混凝土的配合比,盡量選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礦硅水泥,并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以減少水泥的水化熱。
2)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過1%和3% 3)根據(jù)施工季度的不同,可分別采用降溫法和保溫法施工 4)采用分層分段法澆筑混凝土,使混凝土水化熱盡快散失 5) 在混凝土中摻加少量磨細的粉煤灰和減水劑,以減少水泥用量,或摻加VNF—3A 高效緩凝劑,推遲水化熱的峰值期8.5 基礎墻體支模加固的防滲和鋼板止水帶的放置基礎墻體處于地下水中,對墻體的對拉穿墻螺栓采取防水措施為了使鋼板止水帶位置準確采取如圖所示的方法,另外,鋼板止水帶在焊接過錯畢后,焊縫必須嚴密滿焊,焊縫用防銹漆涂刷8.6 試化驗和計量的控制做好原料的試化驗和施工過程量的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首要關口,也是控制工程成本,降低造價的根本途徑之一,因此,對本工程的試化驗和計量要進行嚴格控制,具體如下:(1)凡在本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如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須有合格證,按規(guī)定必須抽檢的材料,如鋼材、水泥、砂子等,必須取樣復試,經復試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2)在保證設計要求的前提下,本著力求節(jié)約,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3)混凝土、砂漿在拌合前,必須依照配合比計量準確4)本工程為高強混凝土,所用砂石必須精心選材,含泥量不超過1%和3%5)采用套筒擠壓連接的鋼筋在施工前提規(guī)定取樣,合格后方能正式施工。
6)外加劑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防滲要求,既保證混凝土質量,又為施工操作提供方便,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提高周轉料具的利用次數(shù),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不同部位不同施工時間摻用不同的外加劑在基礎施工時,混凝土中摻入膨脹劑,UFA 和高效緩凝減水劑在夏季施工時,混凝土中摻入緩凝劑木質磺酸鈣在秋末、初冬時,混凝土中摻入早強減水劑冬期施工時,混凝土中摻入復合早強防水劑8.7 三元乙丙橡膠卷材防水施工(1)基層處理:以聚氨脂——焦油系的二甲基稀釋溶液涂刷處理,隔絕底層滲出的水分并提高基層與卷材之間的粘結性能提前清理基層突起物,砂漿疙瘩、油污等2)找平層與主墻相接的陰角抹成均勻光滑的直角,找平層與檐口、排水口、溝脊相連接的轉角抹成光滑的圓弧形3)對過墻管根部、排水口、陰陽角等最容易發(fā)生滲漏的薄弱部位,在鋪貼卷材之前,用聚氨酯薄臘防水材料或自粘性密封膠帶進行加強處理4)卷材末端收頭聚氨酯嵌膏或其他密封材料封閉,然后再涂刷一層聚氨酯涂臘防水材料,待干燥后用107 膠水泥砂漿,水泥、砂子、107 膠=1﹕3﹕0.15 壓縫封閉5)卷材縱橫間搭接部位附加補強層(密度120mm)8.8 安裝工程施工(1)本工程多處存在上下水、消防噴淋、電氣及通風管道交錯重疊的情況,因此各專業(yè)施工時要密切配合。
一般應從最上層開始施工,在敷設通風管下面的管道時,應在通風管道安裝后再安裝其他管道,同時不要在已安裝好的通風管道,電線橋架及小管徑的鋼管上面踩踏2)管道安裝一般應按先干管、后支管,先大管后小管的原則施工,所有的管道安裝之前都要將固定支架安裝完畢各種支架一般應在土建粉刷前埋完,尤其對那些墻面需要貼瓷磚,花崗巖等部位的支架要在土建貼面之前埋設完3)在有吊頂?shù)牟课皇┕r,一般應在吊頂龍骨安裝完且在裝面板之前安裝各種管道、電纜、及吊頂內的燈具,有需要進行試壓、試漏、尤其要進行水壓試驗的管道,也要在此間完成,這樣可避免損壞或污染吊頂面板4)各種管道、閥門配件等在安裝前要進行檢查、調整,水壓試驗,避免不必要的返工5)各種電纜、尤其對高壓電力電纜在敷設前應進行各種電氣性性的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6) 各種現(xiàn)場安裝的儀表、調節(jié)器等,在安裝前應對其進行單獨試驗,為系統(tǒng)調整、檢測做好前期準備工作7)設備安裝前必須對土建施工的設備基礎認定,檢看上列技術文件是否齊全8.9 預留預埋措施(1)為落實預留預埋工作,保證預留預埋質量,現(xiàn)場由電工、水暖工、通風工組成綜合預留預埋組,負責工程全部預埋2)預留預埋件必須弄清建筑軸線和標高,由各專業(yè)工長繪制預留預埋圖,以保證預留預埋作到不漏不錯,同時作好預埋件加工準備和預埋技術交底。
3)直徑大于50mm 的孔洞,均采用專用模具留洞,圓洞模具采用鋼管制作,方模具采用鋼板制作,模具安裝時,模具上纏繞油氈紙以方便拆模對于樓板上的留洞,拆模時不得損壞混凝土,對于梁內洞要待其強度達到100%時方可拆模對于直徑小于50mm 的板上的孔洞,在施工時用鉆孔機械開孔4)為防止預埋管堵塞,應確定專人巡護8.10 衛(wèi)生器具的安裝措施衛(wèi)生器具在主體施工時就要確定具體的規(guī)格型號、每種類型的衛(wèi)生間選出一個樣板間進行試裝,以便調整留洞位置排水管道甩頭工作,要在防水層施工前進行嚴禁防水層施工后重新打洞衛(wèi)生間的施工要辦理封建單位、防水層施工單位、安裝單位工序交接手續(xù),并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檢查堵洞的密實度,管道施工后堵口的嚴密性,留洞的準確性8.11 閥門安裝閥門安裝這前要進行清洗,并按規(guī)定進行水壓試驗抽查,如發(fā)現(xiàn)滲漏,應進行研磨和修理減壓閥、安全閥定壓之前,首先進行管道清洗以防止異物將閥辨卡死閥門的操作機構要靈活可靠,投用之前要檢查盤根是否良好,轉動部分是否加油安全閥的排放口應引至距操作不少于3m 的位置,且避開人流通道8.12 管道安裝演播室內的噴淋管因距地坪約15m 高,故這部分管道安裝時,應在演播室搭設滿堂架,根據(jù)風管、噴淋管的標高依次由高向低安裝,安裝完畢后,方可拆去滿堂架。
1)自動噴淋系統(tǒng)的吹除試壓在裝修完工前分層,分系統(tǒng)進行,為避免二次裝修造成意外污染,吹除試壓作業(yè)前用絲堵封噴頭的接口,等二次裝修完工時再拆除絲堵安裝噴頭2)根據(jù)土建進度和交工程序的安排,各管道系統(tǒng)應制訂分段試壓措施,試壓排水應引至室外,不得影響各施工單位的施工作業(yè)3)管道焊接前,應將對口管道內外壁清理干凈,兩管道應在同一條直線上,管端偏差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焊縫要自然冷卻,不得驟冷,管端破口尺寸符合GBJ255-82 規(guī)定4)給排水管道,橫管應有2%-5%的坡度自泄水裝置,主管垂直度每米應<2mm 5)管道采用法蘭連接時,應保持兩法蘭平行,其偏差不應大于法蘭外徑的1.5%, 且不大于2mm, 不得采用強緊螺栓的方法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