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ppt教學課件 (2)
60頁胃 癌匯報人:xxx流行病學流行病學人類第二位常見的惡性腫瘤日本是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東亞、南美和東歐也是胃癌高發(fā)地區(qū);美國 、澳大利亞、新西蘭為低發(fā)區(qū);我國西北地區(qū)東南沿海為高發(fā)區(qū),在我國,胃癌發(fā)病率居各種腫瘤之首每年新診病例達到30萬,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發(fā)病率較高,山東臨朐縣最高,約占 42%;廣東 廣西 貴州為低發(fā)區(qū)胃癌平均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女比約為31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發(fā)病年齡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感謝您下載模板網(wǎng)提供的PPT模板臨床特點三高:發(fā)病率高3070/10萬轉移率高50%死亡率高30/10萬三低:早診斷率低10%切除率低50%死亡率高30/10萬三低:早診斷率低10%切除率低50%五年生存率低50%中醫(yī)病因病機中醫(yī)沒有胃癌的病名,多屬于“噎膈”、“反胃”、“積聚”等范疇脾胃陽虛熱結津傷肝郁氣滯病 因l環(huán)境、飲食因素l胃的癌前疾病與胃的癌前病變l幽門螺旋桿菌l亞硝胺等化學致癌物質(zhì)l遺傳因素l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病 理大體類型 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凡病變僅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層,無論病灶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l原位胃癌:l微小胃癌:直徑小于0.5ml小胃癌:直徑處于0.5m-1m早期胃癌肉眼分型:型隆起型,癌塊突出約5mm;型淺表型,癌塊微隆與低陷在5mm以內(nèi),有三個亞型,a淺表隆起型,b淺表平坦型,淺表凹陷型;型凹陷型,低陷超過5mm。
進展期胃癌病變超過粘膜下層Borrmann分型:型,腫塊型,邊界清楚;型,潰瘍限局型,邊界清楚并略隆起的潰瘍型,潰瘍侵潤型,邊緣不清楚的潰瘍,癌組織向周圍侵潤型,彌漫侵潤型,癌組織沿胃壁各層彌漫性侵潤生長組織學分類世界衛(wèi)生組織分類法: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細胞癌,未分化癌,特殊型癌,包括類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小細胞癌等癌腫部位好發(fā)于胃竇部,約占50%,其次為賁門部,發(fā)生于胃體者較少胃癌的侵潤和轉移直接侵潤直接侵犯周圍臟器沿淋巴網(wǎng)和組織間隙蔓延,擴散距離可達原發(fā)灶旁6m,向十二 指腸侵潤多不超過幽門下3m淋巴轉移按淋巴引流方向轉移經(jīng)胸導管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經(jīng)肝圓韌帶轉移到臍周血行轉移肝、肺最多見,其次為胰、腎上腺、骨等腹膜種植性轉移直腸指檢觸及腫塊,Krukenberg瘤臨床病理分期國際抗癌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union ontrol aner,IU)之PTNM分期PTNM分期:分為期P表示術后病理組織學證實T表示腫瘤侵潤深度Tis 原位癌,T1 侵潤至粘膜或粘膜下,T2 侵潤至肌層或漿膜下,T3 穿破漿膜,T4 侵及鄰近結構或腔內(nèi)擴展至食管、十二指腸N表示淋巴轉移情況N0 淋巴結無轉移,N1 距原發(fā)灶3m以內(nèi)的淋巴結轉移,為第一站轉移;N2 3m以外的淋巴結轉移,為第二站轉移M表示遠處轉移M0 無遠處轉移,M1 有遠處轉移浸潤深度 黏膜內(nèi)層 intramuosal(im)黏膜肌肉層 musularis muosae(mm)黏膜下層 submuosa(sm)固有肌肉層 musular propria(mp)漿膜下層 subserosa(ss)漿膜層 serosa exposure(se)胃癌分期臨床表現(xiàn)早期無特定的臨床癥狀:上腹疼痛不適類似消化性潰瘍,服藥緩解,短期內(nèi)癥狀反復發(fā)作,體重減輕。
進展期: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疼痛診 斷X線鋇餐檢查纖維胃鏡檢查超聲檢查腹部B超超聲胃鏡T檢查治療原則按個體化原則制定方案,爭取及早手術綜合治療對晚期或有嚴重并發(fā)癥者,不能作根治性切除者,爭取作姑息性切除,以利綜合治療無法切除的晚期胃癌,積極采用綜合治療,延長壽命胃癌的手術治療胃周淋巴結清除范圍以D(dissetion)表示D0胃切除,N1未清除者D1胃切除,N1全部清除者D2胃切除,N2全部清除者D3胃切除,N3全部清除者胃癌手術的根治程度(urability)A級:根治性手術DN清除的淋巴結站別,超越已有轉移淋巴結的站別胃切除標本的切緣1m內(nèi)無癌細胞侵潤B級:根治性手術DN清除的淋巴結站別,超越已有轉移淋巴結的站別胃切除標本的切緣1m內(nèi)無癌細胞侵潤級:非根治性手術僅切除原發(fā)病灶和部分轉移病灶,尚有腫瘤殘留者姑息性手術:姑息性手術為減輕并發(fā)癥的癥狀而采用的手術胃切除手術方式胃部分切除術胃近端大部切除、胃遠端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術:距腫瘤邊緣5m,切除胃組織的3/4或4/5,食管下端3-4m,十二 指腸第一段3-4m胃癌擴大根治術聯(lián)合臟器切除微創(chuàng)手術化療慨況大多數(shù)胃癌,包括進展期和晚期患者都需要化療。
化療已成為胃癌的綜合治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期胃癌化學治療沒有規(guī)范或最佳方案,無黃金標準近期有效率;單藥20%,雙藥30%,三聯(lián)40%為下限5FU仍居主導地位,LV+5FU及5FU iv成為給藥主流.鉑類地位上升,第三代化療藥物引起關注胃癌患者需化療l確診時20%已失去手術機會(期)l接受手術中,30%以上非根治切除l根治術后2030%有復發(fā)而不能再次手術l進展期患者的新輔助化療和術后的輔助化療l因此,除a期(T1 N0 M0)外,大多數(shù)胃癌患者需化療常用化療方法l單一用藥l替加氟(喃氟啶)100-150mg/m2,每日3次總量40gl優(yōu)福定(復方喃氟啶)每次3片,每日3次,總量20-30g(以替加氟含量計)l氟鐵龍(去氧氟鳥苷)800-1200mg/d,3-4次/d,服3周間隔1周再服3 周為一療程lS-1常用化療方法l聯(lián)合用藥 lFAM方案(5-FU,ADM,MM)lFAMTX方案(5-FU,ADM,MTX)lELF方案(F,5-FU,VP-16)第三代化療藥物胃癌臨床實踐 l新一代口服5FU類似物和前體物:lS1、卡倍他臏(希羅達)l新一代拓樸異構酶抑制劑:伊立替康(PT-11,開普拓)l紫杉類:紫杉醇、多西紫杉醇l第三代鉑類:草酸鉑(奧沙利鉑)其他治療 全身療法輔助化療生物療法生物反應調(diào)節(jié)劑、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局部療法放療、腹腔灌注療法、動脈介入療法中醫(yī)藥治療 辨證論治肝氣犯胃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加減胃熱傷陰證清熱養(yǎng)陰、潤燥和胃玉女煎加減氣滯血瘀證理氣活血、祛瘀止痛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湯加減痰濕凝結證健脾燥濕、化痰散結二陳湯加減脾胃虛寒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附子理中湯加減氣血虧虛證補氣養(yǎng)血、化瘀散結十全大補湯加減 預 后 l胃癌的治療成績近年來已有進步,早期胃癌治療成績相當理想,唯進行期胃癌仍未臻理想。
l五年存活率:Stage IA為97.6%、Stage IB為94.9%、Stage II為70.4%、Stage IIIA 為56.7%、Stage IIIB為31.9%、Stage IV為6.5%l影響胃癌預後最明顯的因素為癌細胞浸潤胃壁深度及淋巴轉移胃 癌匯報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