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的調控策略及技能.doc
13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控策略及技能齊小梅(教師進修學校、中學高級教師)第一講:綜述在新課程改革體系下,課堂教學仍然是實施課改的平臺,科學合理的課堂調控能高效地傳遞教學信息、整合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達到教學目的所以課堂調控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當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效果的取得因此,善于進行課堂調控的不但可以有效地落實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而且還能大大地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形成良性循環(huán),課堂教學會對師生雙方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教學過程有條不紊,教學任務高效完成,不僅學生的知識得到了增長,智力得到了啟迪和開發(fā),道德、情感得到了升華,而且教師本人也從中樹立了威信,獲得了尊重,課堂氣氛融洽一、何為“課堂教學調控能力”課堂教學調控能力:是指教師對教學進行狀態(tài)的一種靈敏而強烈的感覺、感受和感知能力,并做出迅速、準確的反應課堂實施調控能力的強弱是教師專業(yè)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是教師教學風采的展示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應該善于調節(jié)氣氛,掌握節(jié)奏,控制局面通過調控,使教學流程節(jié)奏起伏有致,內容節(jié)奏輕重有變,思維節(jié)奏張弛有度,使教學充滿情趣。
在進入新課程的今天,隨著課堂教學的新變革,我們對課堂教學的特點也有了新的、全面的認識課堂教學具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生成的特點每一堂課都是師生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是不可重復的課堂教學呈現的生成性、開放性和由其產生的不確定性要求教師具有實施調控的能力見案例《父親的麥芽糖》原設計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大概用時30分鐘,第三環(huán)節(jié)只是5分鐘總結提升結果,真正的課堂教學出現了情況由于該班學生的基礎好、理解力強,前三個環(huán)節(jié)只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可是北京市的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現場教學呀!當時任教的張老師靈機一動,順學而導——將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向縱深發(fā)展,并借助該班學生的優(yōu)勢——閱歷廣、悟性好、情感真、表達強,讓他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動筆抒自己的真情實感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了許多閃光的內容,就連評委們也眼眶潤濕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柳暗花明又一村呀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課堂調控能力的成功范例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調控能力”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之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組織、駕馭能力,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證因此,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調控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課堂教學調控的基本結構如下:教師接受信息——教師處理信息——教師啟發(fā)信息——學生接受信息——學生處理信息——學生輸出信息——反饋信息當然,影響課堂教學調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師始終起著主導作用那么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調控能力呢?(一)一般策略與技能1.加強個人修養(yǎng)著名教育家加里寧曾經說過: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很好地收斂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到這樣嚴格的監(jiān)督因此教師的情感、儀表、舉止等直接影響到融洽的課堂氣氛的形成,影響教學效果的實現2.提高語言水平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工作語言,它受教學規(guī)律的制約,受各學科性質的支配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科學性、啟發(fā)性,包括一些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表情等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做一個監(jiān)導者,還要是一個語言大師3.練就應變能力教師具備較好的應變能力,就能處理課堂教學中各種意外情況,特別是學生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信息,要及時捕捉,合理利用教師還要能靈活地使用教材,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靈活的使用各種教學媒體只有這樣,你的課堂調控能力才能適應多變的課堂教學,才能實現育人目標二)特殊策略與技能一般來說,課堂教學中有六種可比成分:密度——指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定質的教學任務的程度。
質指的是有效信息新知識多,密度就大速度——指單位時間內所完成教學任務的量,包括新知識的學習與舊知識的鞏固難度——指教師和學生教學時感到表達、理解、運用等方面的難易程度重點度——指課堂內重要的和主要的教學內容,占全部教學內容比例大小的程度強度——指教師、學生雙方在單位時間內教授或學習一定難度和一定數量的教學內容,所引起的雙方身心疲勞程度激情度——指教師、學生雙方融于情景交融的教學境界中所激起的情感共鳴情感共振程度、高度激情的出現,標志著教學高潮的階段的到來課堂教學就是通過上述六個可比成分的重復和有規(guī)律的交替來表現那如何調控與把控呢?1.學習行為的調控 課堂教學中的六個可比成分的成功重復和有規(guī)律交替,來源于對學生的知、能、情、態(tài)的充分了解、理解課堂是學習的場所,既要使學生有所得,又要生動活潑,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堂成功體驗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2. 教學行為的調控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的特殊的認知過程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材內容是學生認知的客體,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是調控好課堂的基本保證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學策略是學生認知的載體,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是調控好課堂的成功保證。
觸摸本質,用語文的方式策劃語文教學陳麗(北京市昌平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小教高級) 專題三 巧用漢字規(guī)律 優(yōu)化識字教學——以《雷雨》為例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身處母語的環(huán)境中,很多人可能已經不會為我們的漢字欣喜和驚奇了,因為它們太司空見慣了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每一個漢字都曾經是一個奇跡,很多漢字都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一)案例帶給我們的思考看看我們的識字教學怎么了:案例一:識字教學索然無味案例二:水煮漢字充斥課堂對比案例:例如:運用字理,教學“貨”、“裹”、“染”字透過案例我們看到,遵循漢字規(guī)律教學,語文課不但上出了語文味,而且增強了趣味性、生動性、豐富性,教師講的有趣,學生學得有趣,實效性強二)巧用漢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的好處漢字是文化的載體,它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有著深厚的人文內涵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恰當地挖掘漢字文化背景并巧妙運用漢字規(guī)律,避免了“水煮漢字”的瞎編亂造和牽強附會,能夠把課上得有理有趣、有語文味,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祖國文字之美、文化之美,讓他們在語文課上有自己的感動,自己的詮釋,自己的情趣,其人文素養(yǎng)也會因此提高好處如下:1、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2、提高識字教學效率3、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4、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三)怎樣做到“巧用漢字規(guī)律,優(yōu)化識字教學”1、探尋字理的依據——正規(guī)的工具書最基礎的工具書:東漢 許慎《說文解字》因為年代的久遠和當時條件的限制,推薦《說文解字津今釋》和漢字規(guī)律有關的比較規(guī)范的詞典和網站等2、教學把握的原則我們的識字教學,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時,不能忽視人文性。
語文課不是思想品德課,但是識字教學是載體,承載著思想教育的任務,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我們語言行為的導向,要傳遞給孩子正能量,從小培養(yǎng)各種美德案例:三教“虐”字3、教學策略的選擇(1)寓識于讀識字的目的是為了用字,教學不能脫離語境,教學中,不要單純的把生字詞從文本中抽離出來,擺放到PPT上,或者板書到黑板上,讓學生反復的讀、識、練、組詞、造句,然后抄解詞,背組詞……我們現在提倡孩子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結合前后文理解段落的意思,任何字、詞、句、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也要注意識字要隨文、寓識要于讀,讓教學服務于學生的讀、識、寫、用例如:教學《四時田園雜興》時,教師巧妙利用詩中“耕”和“耘”區(qū)別與聯系學生理解了意思,教師引導他們反復讀詩句,體會詩意,體會范成大筆下農人的繁忙2)取舍有度巧用漢字規(guī)律,優(yōu)化識字教學,不是節(jié)節(jié)講字理,字字搞探究;不是鉆故紙堆,非甲骨文上不成課;不是簡單問題復雜化,對著一個字無休無止的探究我們看A老師執(zhí)教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雷雨》一課,看一看他的問題在哪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激趣引入:板書甲骨文 ,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字?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習“雷雨前”1、你觀察一下,書中寫了雨前哪些景物?用“ ”畫下來2、蟬為什么一聲不叫呢?隨機學習生字3、蜘蛛的表現又是什么呢?隨機學習生字:(設計意圖:字理與隨文識字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漢字的興趣)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習雷雨中(沒有涉及到識字的內容,略)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教學雷雨后教學“虹”,看演變:思考:我們在教學中還要根據文本,根據教學目標,對字理進行有效取舍,做到幾講幾不講:形象生動的講,艱深晦澀的不講;有利于辨析識記的講,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不講;有利于深化文本理解的講,可有可無的不講3)巧用字理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要讀透語言文字,把握閱讀重難點,然后分析生字,找準字與文的結合點,抓住重點字詞感悟文本的內涵W老師的教學,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垂”、“壓”、“掛”進行字理辨析,而且巧妙找到了結合點,巧妙使用了漢字規(guī)律,優(yōu)化了識字教學具體操作如下:教師通過質疑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要問嗎?生:為什么蜘蛛是從網上垂下了,而不是掉下來?生:什么是壓下來?生:什么叫雷雨?生:什么是漸漸地?梳理問題,歸類:前兩個問題,可以通過字理生動的加以說明,第三個問題屬于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學了課文之后自然明白,第四個問題是對詞語的不理解,可以結合上下文、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解決。
第一、巧用字理解疑釋惑教學: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①指名讀②說說你的感受?③借助字理,突破難點師:為什么蜘蛛從網上垂下來?生回答不出師:老師幫幫你們吧,很久以前,古人這樣寫“垂”,上邊表示的是樹枝,下邊是垂下了的果子,后來樹枝發(fā)生了變化,經過不斷地演變,寫成了現在的樣子(出示演變過程)所以,“垂”字的本義就是果子從樹枝上垂下了果子是垂下來了,它沒有掉下來是因為什么?生:因為有樹枝師:現在你知道蜘蛛為什么是“垂下來”,而不是掉下來了嗎?生:因為有一根絲第二、巧用字理品詞析句教學: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①指名讀②烏云是怎樣壓下來的呢?③借助字理,突破難點師:古人造字的時候上面的廠表示山崖,山崖上的泥土不斷往下落,堆了一層又一層,這一點就好比山崖上掉下來的石頭被泥土壓住了在雷雨前,天上的烏云就像滾落的泥土重重地壓下來你有什么感受?生:有點害怕④請學生一邊想象一邊做動作都來讀讀這個句子第三、巧用字理體會情感教師引導:雨過天晴,大地煥然一新自由讀7、8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即時點撥:一條彩虹掛在天空師:你們喜歡彩虹嗎?對比這兩句話讀一讀,哪句好?這里為什么要用掛呢?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一條彩虹架在天空通過字理,品詞析句:師:看這個“掛”字,左邊的提手旁,表示什么?生:表示手師:右邊呢?生說不明白師:這是一串精美的玉串,用手把精美的玉串掛起來,表示欣賞,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