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大道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安全救援應急預案.doc
102頁目 錄第一章 總 則 1第一節(jié) 編制目的 1第二節(jié) 編制依據 1第三節(jié) 適用范圍 2第四節(jié) 應急預案體系 2第五節(jié) 應急工作原則 3第二章 風險描述 4第一節(jié) 概況 4第二節(jié) 危險性分析 4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1第一節(jié) 應急組織體系 1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 1第四章 預警和信息報告 1第一節(jié) 預警行動 1第二節(jié) 信息報告 1第五章 應急響應 3第一節(jié) 響應分級 3第二節(jié) 響應程序 3第三節(jié) 各類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4第四節(jié) 應急解除 7第六章 信息公開 8第七章 后期處置 9第八章 保障措施 10第九章 應急預案管理 11第一節(jié) 應急預案培訓 11第二節(jié) 應急預案演練 11第三節(jié) 應急預案修訂 13第四節(jié) 應急預案備案 13第五節(jié) 應急預案實施 13第十章 附件 14第十二章 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5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15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16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19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19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25第六節(jié) 培訓與演練 25第七節(jié) 附則 26第十三章 起重機械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7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27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28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31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31第五節(jié) 物資準備 34第六節(jié) 培訓與演練 34第七節(jié) 附則 35第十四章 坍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36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36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36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39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40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42第六節(jié) 培訓與演練 42第七節(jié) 附則 43第十五章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44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44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45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48第四節(jié) 應急處置 48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50第六節(jié) 培訓與演練 51第七節(jié) 附則 51第十六章 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53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53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53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57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57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準備 58第六節(jié) 宣傳與培訓 59第七節(jié) 附則 59第十七章 物體打擊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0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60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60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64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65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67第六節(jié) 應急救援事故培訓與演練 68第七節(jié) 附則 68第十八章 防汛專項應急預案 69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69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及職責 70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73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75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6第六節(jié) 應急救援事故培訓與演練 77第七節(jié) 附則 77第十九章 管線破壞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78第一節(jié) 事故類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78第二節(jié) 組織結構及職責 78第三節(jié) 處置程序 82第四節(jié) 處置措施 83第五節(jié)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85第六節(jié) 應急救援事故培訓與演練 85第七節(jié) 附則 86 / 第一章 總 則第一節(jié) 編制目的為保障項目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生命安全,維護企業(yè)聲譽和社會形象,預防和減少潛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類事故給企業(yè)帶來損失,使企業(yè)在面對重大安全事件時,能快速反應、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確保各項工作能正常有序開展并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可能出現的生產安全事故、消防保衛(wèi)、場內交通,及較大、重大事故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做出快速反應并有序應對,特制訂本預案。
一、事故應急預案的作用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huán)境損害和社會影響的重要措施事故應急預案在應急系統(tǒng)中起著關鍵作用,它明確了在突發(fā)事故發(fā)生之前、發(fā)生過程中以及剛剛結束之后,誰負責做什么、何時做,以及相應的策略和資源準備等它是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響和后果的嚴重程度,為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的各個方面,所預先作出的詳細安排,是開展及時、有序和有效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行動指南第二節(jié)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5、《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6、《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9、《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10、《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jiān)總局令第17號)1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1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2011)14、建五部安字【2016】20#關于編制應急預案的通知15、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三節(jié)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永州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范圍內可能出現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第四節(jié) 應急預案體系項目部依據本項目的應急資源和應急處理能力,針對建筑施工工地的生產安全事故及潛在重大危險因素編制綜合應急救援預案,針對多發(fā)的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觸電、火災、管道破壞、交通事故、突發(fā)性地質災害等不同類型事故編制專項應急預案,依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形成應急預案體系項目應急預案體系詳見附件1)綜合預案相當于總體預案,從總體上闡述預案的應急方針、正常,應急組織結構及相應的職責,應急行動的總體思路等通過綜合預案,可以清晰地了解,應急的組織體系、運行機制及預案的文件體系更重要的是,綜合預案可以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和“底線”,對哪些沒有預料的緊急情況也能起到一般的應急指揮作用專項預案是針對某種具體的、特定類型的緊急情況而制定的計劃和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綜合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預案是在綜合預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某種特定危險的特點,對應急的形勢、組織機構、應急活動等進行更具體的闡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現場處置方案是在專項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而編制的。
它是針對具體裝置、場所、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處置方案的特點是,針對某一具體場所的該類特殊危險及周圍環(huán)境情況,在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對應急救援中的各個方面作出具體、周密而細致的安排,因而現場處置方案,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對現場具體救援活動的指導性現場處置方案的另一種特殊形式為單向預案單項預案可以是針對大型公眾聚集活動(經濟、文化、體育、民俗、娛樂、集會等活動)或高風險的建設施工或維修活動(如人口高密度區(qū)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生命線施工維護等活動)而制定的臨時性應急行動方案隨著這些活動的結束,預案的有效性也隨之終結單項預案主要是針對臨時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預先對相關應急機構的職責、任務和預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第五節(jié) 應急工作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快速反應,協(xié)調統(tǒng)一第二章 風險描述第一節(jié) 概況永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建設規(guī)模:全長約16.52km,有一個占地3000㎡的控制中心,建安投資預計為9.48億元,其中建筑安裝工程費約8.35億元建設期2年,運營維護期為28年主廊截面形式為兩艙,截面大小為6.2x3.7m;工作內容土石方工程、主體工程、綜合管廊控制中心、供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標識系統(tǒng)、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建設。
第二節(jié) 危險性分析首先要進行危險源的辨別,經過對施工生產全過程的危險因素辨識和評價,確認存在的重大的風險因素對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源,應每年進行一次辨識和評價,對確定為重大風險因素的危險源,要加以預防和控制當出現新的重大風險因素時,應增加專項應急預案如果針對重大風險源不加以預防和控制,將可能發(fā)生下列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觸電、火災、管道破壞、交通事故、突發(fā)性地質災害等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第一節(jié) 應急組織體系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一旦發(fā)生重大事故,很容易導致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環(huán)境破壞由于各種原因,當事故的發(fā)生難以難以完全避免時,建立重大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組織及時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已成為抵御事故風險或控制災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關鍵手段永州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重大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各工區(qū)長任常務副組長,項目總工程師、項目商務經理、安全總監(jiān)任副組長,組員有綜合辦公室、工程部、物資部、安全部、合約部、技術部、機電部等部門成員組成,擔任相應應急職責第二節(jié) 組織機構由于各種事故災難種類繁多,情況復雜,突發(fā)性強,覆蓋面大,應急活動又涉及到從高層管理到基層人員各個層次,從公安、醫(yī)療到環(huán)保、交通等不同領域,這都給日常應急管理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帶來了很多困難。
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途徑是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和實施規(guī)范有序的運作程序根據有關應急管理體系基本框架結構理論,并針對我國目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各級政府、企業(yè)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努力建設一個統(tǒng)一協(xié)調指揮、結構完整、功能齊全、反映靈敏、運轉高效、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國情的應急管理體系,以有效應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并為應對其他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提供有力的支持一、組織體系組織體系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主要包括應急管理的領導決策層、管理與協(xié)調指揮系統(tǒng)以及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體系組織體制建設中的管理機構是指維持應急日常管理的負責部門;功能部門包括與應急活動有關的各類組織機構,如消防、醫(yī)療機構等;應急指揮是在應急預案啟動后,負責應急救援活動場外與場內指揮系統(tǒng);而救援隊伍則由專業(yè)與志愿人員組成二、運行機制運行機制是全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保障,目標是實現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級響應、統(tǒng)一指揮,資源共享、協(xié)同作戰(zhàn),一專多能、專兼結合,防救結合、平戰(zhàn)結合,以及動員公眾參與,以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內部的應急管理,明確和規(guī)范響應程序,保證應急救援體系,保證應急救援體系運轉高效、應急反應靈敏、取得良好的搶救效果。
應急救援活動一般劃分為應急準備、初級反應、擴大應急和應急恢復4個階段,應急機制與這4個階段的應急活動密切相關應急運行機制主要由統(tǒng)一指揮、分級響應、屬地為主和公眾動員這4個基本機制組成統(tǒng)一指揮是應急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應急指揮一般可分為集中指揮和現場指揮,或場外指揮與場內指揮等無論采用哪一種指揮系統(tǒng),都必須實行統(tǒng)一指揮的模式分級響應是指在初級響應到擴大應急的過程中實行的分級響應的機制擴大或提高應急級別的主要依據是事故災難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控制事態(tài)的能力影響范圍和控制事態(tài)能力是“升級”的最基本條件擴大應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應急級別、擴大應急范圍等屬地為主強調“第一反應”的思想和以現場應急和現場指揮為主的原則公眾動員機制是應急機制的基礎,也是整個應急體系的基礎三、法律法規(guī)體系法律法規(guī)體系是應急體系的法制基礎和保障,也是開展各向應急活動的依據,與應急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包括由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政府和有關部門頒布的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