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專題及答案(最新整理)
68頁年中考化學真題按知識點分類匯編:實驗探究題專題1.(2014 廣州)同學們在實驗室用混合兩種固體藥品的辦法自制“鉀,氮復(fù)合肥料”,使用 到的藥品有 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學們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鉀,氮復(fù)合肥料”, 從中抽取一份作為樣品探究其成分,請回答有關(guān)問題:限選試劑:稀 HCl,稀 H2SO4,BaCl2 溶液,AgNO3 溶液,蒸餾水(1) 提出合理假設(shè).所抽樣品的成分有 4 種可能: 假設(shè) 1:KCl 和 NH4HCO3;假設(shè) 2:KCl 和 NH4Cl;假設(shè) 3:K2SO4 和 NH4HCO3;假設(shè) 4: .(2) 形成設(shè)計思路.①甲同學先提出先用 AgNO3 溶液確定是否含有 KCl,你是否同意并說出理由: .②乙同學提出先確定是否含有 NH4HCO3,則可以選擇的試劑是 .(3) 完成實驗方案.請?zhí)顚憣嶒灢僮?,與表中結(jié)論相符的預(yù)期現(xiàn)象. 實驗操作 預(yù)期現(xiàn)象 結(jié)論步驟 1: 假設(shè) 2 成立步驟 2: (1) K2SO4 和 NH4Cl.(2) ①不同意,因為氯化銨和硝酸銀反應(yīng)也能夠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②稀鹽酸或稀硫酸.(3) 不產(chǎn)生氣泡;不產(chǎn)生白色沉淀.2.(2014 安徽)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驗證“堿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個意外現(xiàn)象:將酚酞試液滴人某 NaOH 溶液中,溶液變成了紅色,可是過一會兒紅色卻消失了。
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qū)е碌斡蟹犹?NaOH 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猜想與假設(shè)】他們分別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酚酞與 O2 發(fā)生了反應(yīng);乙同學:可能是 NaOH 溶液與空氣中的 CO2 發(fā)生了反應(yīng); 丙同學:可能與 NaOH 溶液濃度大小有關(guān);你認為可能還與 有關(guān)(寫一條即可)設(shè)計實驗】三位同學分別設(shè)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10(1) 甲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填寫下表實驗步驟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1.將 NaOH 溶液加熱煮沸溶液變紅, 過一會兒紅色消失甲同學猜想(填“正確” 或不正確”)2.向冷卻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 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 乙同學設(shè)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紅色褪去,于是認定自己的猜想正確請寫出 CO2 與 NaOH 溶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甲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不夠嚴謹,理由是 [注意:若答對第(3)小題獎勵 4 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 60 分](3) 丙同學使用了色度傳感器測溶液的顏色他在 a、b、c 三個比色皿中分別加入等量 5%、10%、20%的 NaOH1 溶液,然后各滴加 2 滴酚酞試液溶液顏色的變化曲線如圖[說明:溶液無色時色度值(透過率)為 100%]。
請你觀察右圖回答問題①寫出兩條規(guī)律性結(jié)論: ; ②推測 5%的 NaOH 溶液滴加 2 滴酚酞試液后褪為無色的時間約為( )A.小于 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 280s滴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滴入酚酞溶液的濃度大小以及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的雜質(zhì)等.(1)實驗步驟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1.將 NaOH 溶液加熱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氧氣溶液變紅,過一會兒紅色消失甲同學猜想不正確2.向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絕氧氣(2)2NaOH+CO2=Na2CO3+H2O;若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氣體,試管中溶液的紅色也能褪去(3)①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越大,酚酞試液變紅后褪色越快;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越小, 色度值越大.②F3.(2014 北京)下列字母 A~H 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由氫、碳、氧、氯、鈉、鈣、鐵中的 2﹣3 種元素組成.(1)A 有強烈的腐蝕性,易潮解,無色酚酞溶液遇 A 的稀溶液變紅,A 的俗稱是 (2)紅色粉末 B 與氣體 C 反應(yīng)得到黑色粉末,化學方程式為 .(3)D 和 E 均含兩種元素.如圖所示,將 D 的溶液滴入錐形瓶中,溶液變黃,有氣泡產(chǎn)生; 燒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點燃.E 中含有的元素是 ,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4)F、G、H 分別與 D 的溶液反應(yīng),均有水生成.將 F 的溶液與 G 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 H.F 與 G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1) 火堿(燒堿,苛性鈉)(2) Fe2O3+3CO 2Fe+3CO2(3) Fe,O; Fe+2HCl=FeCl2+H2↑,F(xiàn)e2O3+6HCl=2FeCl3+3H2O(4) Ca(OH)2+Na2CO3=CaCO3↓+2NaOH4.(2014 咸寧)某工廠欲從只含有 CuSO4 的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并得到工業(yè)原料硫酸亞鐵,其工業(yè)流程如下:加入過量 A加入適量 BFeSO4 晶體Cu固體 操作 a廢液 操作 a液體液體操作 b(1) 操作 a 的名稱是 。
2) 在操作 b 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其作用是 3) 寫出流程中固體的成分 (寫化學式),寫出加入過量 A 時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加入適量 B 時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1)過濾 (2)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液滴飛濺(使液體受熱均勻)(3)Fe、Cu Fe + CuSO4 == FeSO4 + Cu Fe + H2SO4 == FeSO4 + H2↑5.(2014 北京)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生活中常見的鹽,通過實驗驗證、探究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查閱資料】①Na2CO3+CaCO3═CaCO3↓+2Na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③Ca(HCO3)2 易溶于水.NaHCO3Na2CO30.1%1%5%0.1%CaCl20.1%無明顯現(xiàn)象有渾濁有渾濁有渾濁1%無明顯現(xiàn)象有渾濁有渾濁,有微小氣泡有沉淀5%無明顯現(xiàn)象有渾濁有渾濁,有大量氣泡有沉淀④CaCl2 溶液分別與 NaHCO3、Na2CO3 溶液等體積混合現(xiàn)象(表中的百分數(shù)為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實驗】序號實驗裝置主要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1向 2 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Na2CO3 和NaHCO3 溶液,再分別滴加鹽酸2 支試管中均有氣泡產(chǎn)生實驗2向Ⅱ中加入試劑 a,向Ⅰ中加入少量 Na2CO3 或 NaHCO3 固體,Na2CO3受熱時Ⅱ中無明顯現(xiàn)象分別加熱一段時間NaHCO3 受熱時Ⅱ 中出現(xiàn)渾濁實驗3向Ⅱ中加入試劑 a,向Ⅰ中加入少量 5%的 NaHCO3 溶液,再滴加 5%的 CaCl2 溶液Ⅰ中出現(xiàn)渾濁,有氣泡產(chǎn)生Ⅱ中出現(xiàn)渾濁【解釋與結(jié)論】(1) 實驗 1 中,NaHCO3 與鹽酸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2) 實驗 2 中,試劑 a 為 .(3) 實驗 3 中,NaHCO3 與 CaCl2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CaCl2═ + + + H2O【反思與評價】(1) 實驗 2 中,加熱 NaHCO3 后,試管Ⅰ中殘留固體成分可能為 (寫出所有可能).(2) 資料④中,NaHCO3 溶液與 CaCl2 溶液混合的現(xiàn)象中,有些只觀察到渾濁、未觀察到氣泡,原因可能是 .(3) 用 2 種不同的方法鑒別 Na2CO3 和 NaHCO3 固體,實驗方案分別為:① .② .(1) NaHCO3+HCl═NaCl+H2O+CO2↑.(2) 澄清的石灰水(3) CaCO3↓ 2NaCl CO2↑+【反思與評價】(1) Na2CO3; Na2CO3,NaHCO3(2) CaCl2 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較小,生成的 CO2 量較少,CO2 溶于水,因此沒有氣泡(3) ①各取少量 0.1% 的 NaHCO3 和 Na2CO3 加入等質(zhì)量的 5%的 CaCl2 溶液,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為 NaHCO3,若觀察到渾濁則為 Na2CO3②各取少量 Na2CO3 和 NaHCO3 固體于實驗 2 裝置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固體為 NaHCO3,若觀察到無明顯現(xiàn)象,固體為 Na2CO36.(2014 福州)為探究氣體 X 的組成,某興趣小組進行圖 12 所示實驗(固定裝置未畫出)。
資料在線】(1) 加熱條件下,氣體 X 能與氧化銅反應(yīng)生成銅、水和氮氣2) 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氯化鈣的混合物,不與氣體 X 反應(yīng)無水氯化鈣可吸收氣體 X3) 本實驗條件下,氮氣密度為 1.15g·L-1,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測定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實驗步驟】(1) 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2) 取一定量氧化銅,準確稱得其質(zhì)量為 2.40g3) 按圖 12 所示裝入藥品,測量并記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I(見表 1)4) 連接 A、B、C 裝置,將氣體 X 緩緩?fù)ㄈ胍欢螘r間后,連接上 D 裝置,讀數(shù)后開始加熱當 A 裝置中氧化銅反應(yīng)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 X 至玻璃管冷卻, 再次測量并記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II(見表 1)實驗裝置】氧化銅玻璃管【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1)B 裝置中氯化鈣吸水的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 實驗過程中,當觀察到 ,說明氧化銅已反應(yīng)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 X 至玻璃管冷卻的目的是 3) 分析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生成水的質(zhì)量為 g,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 g由此推知,氣體 X 中一定 (填“有”或“沒有”)氧元素4) 通過計算推導(dǎo)出氣體 X 的化學式。
7.(2014 廣東?。?“燒堿同學”要穿過迷宮, 從進口順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應(yīng)的物質(zhì)才能通過見題 18 圖1) 請你在答題卡中用“連續(xù)線”畫出燒堿應(yīng)行走的路線2) 燒堿在剛進迷宮時,碰到了兩種阻止他 前進的物質(zhì),請寫出化學反應(yīng)的方程式: 、2NaOH+Cu Cl2 =2Na Cl +Cu(OH)2↓ CO2 +2NaOH = Na2CO3 + H2O8.(2014 廣東?。?8 分)Na2SO4 是制造紙張、藥品、染料稀釋劑等的重要原料某 Na2SO4樣品中含有少量 CaCl2 和 MgCl2,實驗室提純 Na2SO4 的流程如題 21—1 圖所示題 21-1 圖(1) 加入 NaOH 溶液可除去的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其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添加的 NaOH 溶液和 Na2CO3 溶液過量,可加入適量. (填名稱)除去2) 操作 a 的名稱是 。



![[精編]吳教人[]13號](/Images/s.gif)








